close

摘要:牽引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通過減少椎間隙內壓,迫使凸起的椎間盤變平,拉緊黃韌帶及關節囊,擴大椎管容量。主要的治療方法有持續牽引法、自身重力懸吊牽引法、大力水平短暫牽引和瞬間暴力牽引等。

頸、腰椎間盤突出都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據統計,腰椎間盤突出、變性的發病率為15%左右,而頸椎間盤突出、變性的發病率更高。疼痛是頸、腰椎間盤突出、變性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若不及時發現并給予正確的治療,將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機體功能及工作、生活。

臨床上用于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及其所致疼痛的方法包括口服藥物治療、牽引治療及有創治療(神經阻滯和注射、微創外科手術)等,本文主要介紹常用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病例簡介

病例一

患者女性,43歲,因“頸肩部疼痛5年,左上肢麻木8個月”入院。

患者5年前因長期操作電腦出現頸肩部疼痛,休息或口服鎮痛藥物后緩解。8個月前出現頸肩部疼痛加重伴左上肢麻木、無力,自行口服止痛藥物,疼痛緩解不明顯。門診考慮頸源性疼痛,行頸椎椎旁神經阻滯治療后,當時疼痛明顯緩解,1周后疼痛加重,為進一步治療收住院。

專科查體:第5~7頸椎(C)椎體旁壓痛和叩擊痛,臂叢牽拉試驗(+),加強試驗(+),左手肌力較對側減弱。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6~7分。

輔助檢查:頸椎磁共振成像(MRI)示,C5~6椎間盤突出,C2~7椎間盤退行性變。

診斷:頸椎間盤突出(C5~6)、頸椎間盤源性神經根炎。

治療經過:行微創神經介入鎮痛術治療,術后觀察患者無特殊不適,返回病房。持續給藥3周后,停止給藥,行C5~6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術后頸肩部疼痛較前減輕,左上肢麻木消失,VAS評分1~3分。

病例二

患者女性,61歲,14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腿疼痛,疼痛較劇烈,VAS評分6~7分。持續性酸脹痛、放射痛,背伸及久坐站立時疼痛加重,行走及平臥時疼痛減輕。4年前出現行走后雙足及小腿麻木。在當地醫院行針灸、推拿按摩治療,效果不佳;行椎管內注射治療,癥狀緩解,但療效不持久。門診以“腰椎間盤突出癥”收入我科。

專科查體:第3~5腰椎(L)椎體旁壓痛(+)、直腿抬高試驗(-)。雙下肢肌力正常,感覺無異常。VAS評分4~6分。

輔助檢查:CT示,L3~4椎間盤突出、L4~5椎間盤突出伴黃韌帶肥厚,繼發椎管狹窄。腰椎MRI示,L3~5椎間盤變性。

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雙側L3~5)、腰椎間盤源性神經根炎。

治療經過:予以硬膜外松解后置入導管,持續給藥消炎后,射頻聯合臭氧注射治療,患者癥狀明顯改善。

頸、腰椎間盤突出所致疼痛的治療方法及治療原則

口服藥物治療

常用的口服藥物主要有鎮痛劑、肌肉松弛劑、鎮靜抗焦慮藥物等。應用最多的鎮痛藥物是各種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布洛芬、塞來昔布、吲哚美辛等,這些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前列腺素對組織的致敏作用減弱,同時抑制組織胺釋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等。

此外,這類藥物還有退熱、消腫、改善僵硬程度等作用。但是,這些藥物副作用較常見,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其次是對造血系統、腎臟、肝臟亦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還可導致變態反應。

由于藥物作用出現時間、持續時間、藥效強度等不同,故應根據實際需要個體化選擇。這類藥常用于頸、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治療,慢性期治療效果減弱。為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損害、延長其作用時間,可選用腸溶劑、緩釋劑、藥物前體等制劑。

對腰痛伴持續性腰肌緊張的患者,可應用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巴氯芬等。對腰腿痛嚴重影響睡眠且精神焦慮者,可應用鎮靜及抗焦慮藥物(如地西泮等),該類藥物與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合用可加強鎮痛效果。

對處于急性期因脊神經根水腫,引起下肢劇烈疼痛的患者,可口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松等),以消除神經根水腫。此外,維生素B1、維生素B12、谷維素等神經營養藥物對神經損傷有一定恢復作用,故可在治療過程中適當配合使用。

牽引及手法治療

牽引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通過減少椎間隙內壓,迫使凸起的椎間盤變平,拉緊黃韌帶及關節囊,擴大椎管容量。主要的治療方法有持續牽引法、自身重力懸吊牽引法、大力水平短暫牽引和瞬間暴力牽引等。

推拿、按摩、旋搬等手法治療均具有緩解肌肉痙攣或改變突出髓核與神經的相對關系的作用,可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緩解癥狀。臥床、物理治療配合消炎鎮痛類藥物治療常可較好地減輕神經根炎性反應,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有創治療

神經阻滯和注射療法采用硬膜外注射和置入導管持續注射阻滯法,在CT或C形臂機透視引導下,可以直接將導管置入硬膜外前的間隙,將藥物輸送到病變局部,從而達到直接減輕神經根炎性反應的目的。

微創外科技術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脊柱微創外科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發展。微創外科方法包括脊柱內鏡下椎間盤手術、經皮穿刺椎間盤摘除手術、纖維環及髓核化學溶解術、椎間盤臭氧注射術、椎間盤射頻冷消融術等方法。這些方法具有創傷小、保護脊柱穩定性的優點,但須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

微創外科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

臨床表現為腰背痛或(和)坐骨神經痛、神經根受壓體征明顯,輕度神經功能缺失,保守治療至少4~12周以上無效者;CT或MRI檢查顯示為椎間盤輕度或中度突出(不大于1cm),與臨床定位癥狀一致,且臨床癥狀與腰椎退行性改變關系不大者。相對適應證包括退行性脊椎關節病、腰椎手術失敗綜合征等。

禁忌證

凝血功能障礙、穿刺部位感染、相關肢體的運動功能已受損、馬尾神經綜合征、游離的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并鈣化、椎管狹窄、超過Ⅰ度的脊椎滑脫、后縱韌帶鈣化、妊娠、嚴重的臟器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精神疾病及神經官能癥。

頸椎間盤突出癥的推拿治療

·一指禪推法或拇指按揉法在頸項部督脈、膀胱經循行路線上操作3~5分鐘;

·撥法撥頸項結節樣、條索狀物壓痛點處,約2分鐘;

·按揉法在肩背部操作3~5分鐘;

·捏法或拿法或按揉法在上肢部操作3~5分鐘;

·頸椎拔伸法拔伸頸椎約1分鐘;

·一手扶患者的顳頂部,另一手托扶下頜,前臂壓肩峰部,做相反方向的分離動作,左右各1次;

·拇指壓患側天鼎、缺盆、手三里各約1分鐘;

·三指撥法撥腋部大筋約1分鐘;

·抖法抖患側上肢半分鐘;

·拿法拿肩井2~3分鐘。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孕前檢查為什麼做染色體檢查避孕套的避孕率有多少催產針打了三天沒反應可以繼續待產嗎 處理方式要分情況而定女性喝紅茶有什麼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66yr525 的頭像
    s66yr525

    張佳蓉的推薦評比清單

    s66yr5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